欧洲友人深度访问菏泽曹州武术学校
以武会友,共筑友谊金桥

十月的菏泽,秋高气爽,武韵悠长。10月26日至29日,来自法国、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国家的18人文化交流代表团莅临菏泽市曹州武术学校,展开了一场以“武”为媒、以“友”为桥的深度文化之旅。此次访问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观摩,更是一次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一次增进理解、共筑友谊的生动实践。

在为期四天的行程中,代表团完全沉浸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在曹州武校的演武大厅,外宾们为学生们展现的精湛武术表演所深深震撼。从刚猛迅捷的拳脚功夫,到行云流水般的器械对决,每一招每一式都凝聚着中华武学的千年魂魄,传递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然而,本次访问最动人的篇章,远不止于“观”,更在于“动”与“融”。
以武会友,互动切磋中深化理解


区别于传统的单向观摩,此次活动特别安排了丰富的互动与体验环节。欧洲友人们不仅驻足观看,更走上训练场与会议室,与曹州武校的学子们结对交流,并练习太极拳的基本招式。训练场内,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因共同的肢体“语言”而欢笑、交流,武术在此刻超越了体育范畴,成为连接心灵的无形纽带。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以武会友”的古道热肠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彩,使外宾们对中国武术的理解从表面的技艺深入到内在的礼法与精神世界。
文化交融,笔墨丹青间搭建心桥

除了武术的“动”,活动还安排了书法学习的“静”。在墨香四溢的会议室里,中国铁路文联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菏泽市牡丹区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马涛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开启了一扇通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大门。他从执笔、运笔讲起,深入浅出地阐释汉字书法中蕴含的平衡、气韵与精神追求。当外宾们亲手写下第一个汉字,当他们感受到毛笔在宣纸上的提按转折,他们仿佛触摸到了中华文明的脉搏。




活动的高潮,是菏泽市牡丹区政协委员、菏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协理事武进军先生将其为每位代表团成员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亲手相赠。这一幅幅独一无二的墨宝,不仅是珍贵的礼物,更是友谊的见证与文化的信使。它象征着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好客,将伴随这些国际友人回到欧洲,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中国记忆”。
搭建桥梁,民间交流共谱新篇

此次访问,是一次成功的民间外交。曹州武术学校作为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地,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为国际友人提供了一个零距离、沉浸式感知中国的平台。通过武术与书法这两大中华文化瑰宝,访问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一个立体、真实、充满活力的中国。

一位法国代表团成员激动地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入地接触中国武术和文化。孩子们的毅力和笑容,老师们的耐心与博学,都让我们无比感动。我们带走的不仅是功夫动作和书法作品,更是中国人民的友谊与温暖。”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本次欧洲代表团访问曹州武校,正是以文化为舟,以友谊为桨,成功搭建起一座连通中欧的“民心之桥”。它证明了,尽管语言各异、文化背景不同,但人类对美好、健康与和谐共处的追求是相通的。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友好交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菏泽,了解山东,了解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编辑:韩超群
摄影:王永昌
审核:张阔乾